第4章 爹,娘,你们愿意和我回京城吗_重生七零:带着村霸全家回城躺赢
笔趣阁 > 重生七零:带着村霸全家回城躺赢 > 第4章 爹,娘,你们愿意和我回京城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章 爹,娘,你们愿意和我回京城吗

  是的,无论你什么样儿,我都喜欢!!

  直到很多年后,苏谨言才深刻体会到这句话。

  无论她什么样,无论她变老,无论她生完孩子脾气暴躁,他都对她始终如一。

  过了好一会儿,两人才分开,苏谨言亲昵的亲了亲他,随即跳下地洗漱,赵元一已经把毛巾,香皂和牙筒牙刷都准备好了,那细致的样子令苏谨言这个一向喜欢自个儿动手的人都不好意思了。

  此时,赵元一坐在炕边上看着苏谨言洗漱,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像个偷腥的猫一样,比那刚恋爱开荤的毛头小子都纯情。

  苏谨言抬眸白了他一眼,真是不经逗。

  只亲了一下,全身都炸了,也不知这么多年怎么过来的,还不得憋坏?

  不过,她心里亦是很是甜蜜,看着赵元一拿了件衣服挡在腿上,开心的笑了。

  战果不错!

  突然,她拧眉愣了愣,发现自己怎么这么傻了?

  还没恋爱就送了个老公送了两个娃,一天之间骤变,她竟然也能欣然接受,不是脑残是什么?

  难道应了那句:恋爱的女人,都脑残了。

  她恋爱了么?

  值得庆幸的一点就是,赵元一不丑,不仅不丑,还很耐看,越看越好看的那种。

  身高八尺,看着很瘦,摸着有料,典型的衣服架子,行走的模特,皮肤是小麦色的,看着十分硬朗,浓眉大眼,黑冷的眸子平时看着有点凶,除了看她之外,浓密的睫毛,坚挺的鼻子,嘴唇也是男人那种很有魅力的薄唇。

  如果不是因为好看,原主那个眼高的大小姐也不会‘将就’。

  洗漱之后,赵元一已经摆好了炕桌,把饭菜端了进来。

  早饭,是两个玉米窝窝头,一碗小米粥,以及一个鸡蛋。

  她知道,小米粥虽稀,但家里只有原主和儿子喝小米粥,公公婆婆以及赵元一都是稀得见底儿的玉米大碴粥。

  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的日子。

  已经三四年都是这样了,也不在乎这一早上,她坐在炕沿边上,快速的把粥喝完,吃了一个窝头和鸡蛋,把另一个窝头分给了赵元一。

  “元一,咱们走吧。”

  “哎,好,你先穿衣服,今儿天冷,穿的厚厚的。”

  赵元一高兴的说罢,把桌子用抹布擦了一下,端着碗出了屋子。

  苏谨言穿好衣服,把昨天赵元一给她的钱装上,又拿了五十块钱和十五尺的布票,半斤糖票,二斤肉票,五斤粮票,随即出了屋子。

  赵元一要进京读书,总的有身像样的衣服,而且,很可能一下车就要见到苏家人,她不能让他有窘迫的机会。

  她现在布票不多,也就够买两套衣服,原主和孩子们年年有新衣,不用买,剩下的布票,她打算给赵父赵母买,原主就没见过他们穿过没打补丁的衣服。

  大冬天跑一趟太受罪了,中午肯定要热乎乎的吃口饭,所以要准备的齐齐的。

  出了屋子,她便听到东屋传来儿子逗女儿高兴的叫声,以及赵母孙氏的说话声。

  她想了想,抬脚走进了东屋。

  原主以前很少进东屋。

  一进屋,正在炕上逗妹妹玩的赵琪就扑向了苏谨言,“娘,你要和爹进城了吗?带上我,带上我好不好?!”

  苏谨言揪了揪他的脸颊,“外面这么冷,万一感染风寒怎么办?等过两天,娘带你去。”

  赵琪不悦的嘟了嘟嘴,不过也乖乖的不再叫嚷着跟了。

  “好了,娘回来给你带好吃的。”

  炕上,公公靠着炕柜坐着,婆婆正抱着八个月大的女儿玩耍。

  这个公公不怎么喜欢原主,结婚四年多,两人说过的话总共没十句。

  小女儿看到她,咿咿呀呀的蹦着,很是高兴。

  东屋是老房子,低矮,破旧,纸糊的窗户也有两年多没换了,黑黄黑黄的,墙也坑坑洼洼的露出了土坯,还开了好几道裂,长时间在这样的屋子里居住,很是压抑。

  虽然原主的记忆里有公婆的记忆,可当看到瘦弱的孙氏,衣服破旧打满补丁,公公双腿盖着补丁小被子,头发花白,脸色蜡黄,她还是有点无法接受。

  她前世虽然不是出生在富豪之家,可也算个富足的小康家庭,毕业后,经过自己的努力,也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,有房有车,生活富足,可这一夜之间,就变成贫民窟的人了?

  心中叹了口气,反复的给自己催眠,不能跑,孩子是亲生的,男人是爱她的,既来之则安之。

  看着小女儿张开手咿咿呀呀的要她抱,她抿了抿嘴,便走上前,小心翼翼的从孙氏手中接过了孩子,“娘,我抱抱。”

  小女儿长得像原主的外貌,白净,大杏眸,嘟嘟唇,可爱的溺化了她的心。

  村里不喜欢原主的那些人,见到两个孩子,也很是喜欢夸赞一翻。

  孙氏看到苏谨言既高兴又带着小心翼翼的讨好,“言言,你们要走了?娘把被褥都暖好了,待会儿放到车上盖着。”

  赵正军和孙氏都知道两人今天去领证了,也听儿子说了苏谨言的打算,心里都很高兴。

  他们有种一吐霉气,云开见日的感觉。

  终于能在村里抬起头了,终于出了一口恶气。

  虽说故土难离,可为了儿子,为了在老宅那些人面前扬眉吐气,让他们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能咋样?

  孙氏说着又从兜里摸出一块钱,“言言,这个钱你拿着,去了镇上,热乎乎的吃口面。”

  嘴上虽如此,可心里怪不好意思的,说是让吃面,可她连粮票都没有。

  看着被压的整整齐齐的一块钱,苏谨言有些感动。

  这老俩口穷的,每天只吃一顿饭了,她去一趟镇上,竟然给她一块钱。

  一块钱,可是能买十多斤的玉米面啊!

  “娘,我有钱呢。”

  说着把那五十块的零钱掏了出来,又放进去二十块的大团结,“爹,娘,我们就要走了,可不能给人留下话柄,这是昨天元一给我的钱,还有这二十,您把村里人的钱还了,爹借人的钱也都还了。”

  “那不行,言言,你可是要上大学的人,手里哪能没有钱呢,更何况,现在元一也要上学,这钱,咱们以后再还。”

  苏谨言摇了摇头,赵家一辈子老实人家,在村里名声也很好,她不能让他们临走给村里留下不好的印象。

  村里人的日子都不好过,他们不能手里有钱,然后一卷钱走了,让村里人担忧,这些钱还能不能要上。

  “我手里有钱呢,放心。”

  “爹,娘,元一和你们说了吧,你们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去京城吗?”

  “你这孩子……”孙氏说着,抬手揉了揉那只看不清的眼,“只要你能和元一好好过,爹娘咋样都行,爹娘都听你们的安排。”

  儿子能上大学,老两口都很开心,自然愿意跟着去看孙子。

  这时,赵元一进了屋,听到孙氏的话,拧了拧眉,不悦的说道:“娘,说啥呢。”

  孙氏不好意思的说道:“是是是,娘不会说话,我们家言言善良着呢,才不像那些知青呢,收到通知书,拍拍屁股,丢下男人、媳妇和孩子跑了的呢。”

  这几天,大队好几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,都走了,那些结了婚的,走前有的直接离婚,有的好言好语说先回去安顿,说法多,但带媳妇/男人和孩子回去的,还真没有。

  “娘,这钱您拿着吧,今天把钱还了,家里收拾收拾,我们今天去,看看能买到后天的票不,我想后天回去。”

  “哎哎哎,你放心,家里东西不多,娘今天就收拾的妥妥当当的。”

  虽说家穷的什么都没有,小偷都嫌弃,可真要走,却觉得啥啥都值钱。

  “爹娘,你们把值钱的细软收拾好,那些没用的东西就不要收拾了,去了京城,也不用种地养家禽什么的,带着也没用。”

  穷了一辈子的人,哪舍得扔下家?可虽然心疼,还是高兴的点了点头。

  至于现在的房子,还是赵家原来住的老宅,很是破旧,没什么好留恋的。

  这对儿父母对原主那是真心的好,原主不珍惜,她一定会好好孝顺他们,再次回来,她一定让他们是光鲜亮丽的,让老宅那帮人后悔让全村人羡慕的存在。

  苏谨言逗了逗女儿,把她递给孙氏。

  她奶水不好,两个孩子都是六个多月断奶,小女儿现在都还在喝奶粉,这些,都是赵元一想法子买回来的。

  看过书的她知道,赵元一上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不是他懒,而是光靠那点工分,根本不能养活这一大家子老弱病残,所以他经常混迹黑市,来回倒腾东西,赚取差价。

  这也是不用她出一分钱,她能天天小米粥隔三差五吃白面,儿子和闺女能喝上奶粉的原因。

  赵元一把被褥铺到牛车上,苏谨言钻进被窝,在婆婆孙氏千叮咛万嘱咐下,两人赶往镇上。

  苏谨言和村里人不合,赵元一不愿媳妇儿受委屈听他们嚼舌根,专门从村边走的,路上没有碰到一个人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x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xx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